发布时间:2019-01-17
来源:本站整理
这项技术最早由NASA开发,用于人造卫星。近年来许多手机的散热,也参考了这个原理,应用在灯上还是第二次(当然第一次是CSYS)。
在正常使用中,可以明显感觉到灯臂的温度,大概在50至60度间,触感比长手机发热更烫一点点。
不频闪和防眩光怎么就护眼了?
作为一款面向专业的台灯,除了长寿命不衰减,LightCycle还主打防眩光和无频闪。
灯头
上文提及,灯头搭配了七边形反光壁由一层PMMA柔光膜分离,能均匀混合光线,形成单一光源,最大程度减少阴影干扰。下反光壁能将灯光聚焦,以提供匀照度,并实现眩光控制。简单来说,这些程序就是为了让灯光更加均匀且更加集中在特定区域。
用一本杂志就可以简单测试,可以看到不防眩光的台灯会有明显集中的光斑,而戴森LightCycle则没有这个问题。
左为LightCycle灯光下拍摄杂志效果,右为普通台灯
而说到无频闪就要先弄懂什么是频闪。其实大多数LED灯都存在频闪现象,究其原因是因为日常用电是220V 50Hz的交流电,形成的电流大小也是呈正弦波形波动的。
LED灯对电流反应很明显,电流大的时候,光也就亮,电流小的时候光就小,这样就造成了频闪。
所谓50Hz交流电,一秒钟电流完成50次正弦波形转换,我们的大脑其实分辨不出来。但控制瞳孔收缩等的眼部肌肉则可以察觉这些迅速的变化,频闪过大,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工作的状态就会造成视觉疲劳,长期处于这个状态则还会损伤视力。
市面上的护眼灯,就是通过增加电容、改善电器电路等方法调节工作电流来降低或消除频闪。然而降低频闪的效果与产品售价是指数型增长的,这也是为何戴森这款台灯售价高的原因之一。
气氛用:日光追踪
讲完硬件上的技术,戴森还在软件上给了LightCycle更多玩法,比较有意思的就是智能追踪本地日光技术 。
首先,戴森在全球不同地区进行了超过100万次自然日光环境测量,并将日光数据输入数据库。戴森台灯内部的32位微控制单元,可通过蓝牙读取手机App中设定的地区,下载当地的日光算法数据,并将其输送至光学驱动器,以便动态调节整体输出色温和亮度。
日光追踪效果展示
简单来说,早上的太阳光是黄色的,这时候LightCycle也会模拟同色温的暖色灯光。午间的太阳光是白色的,这时候台灯则模拟同样色温的冷光。这个色温还会根据时间实时调整,并且北京、上海等不同地区,相同时间也会根据地域模拟不同颜色的灯光。
这样做的好处,除了给台灯带来照明以外的气氛灯功能,还可以通过模拟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光潜移默化地影响生物钟。
专业用:三种模式
气氛灯以外,戴森在专业照明方面也不在话下。通过戴森Link App,你可以根据不同使用场景等,调整亮度、色温到最佳照明效果。
App说明
Study模式下,可追踪3,600至5,200开尔文的当地日光色温,均匀照明的同时还可选择不同色温防止疲劳。
Precision模式下,可输出4600开尔文的棱纹高强度灯光,有助于提供视觉敏锐度。 灯光显色指数达90以上,可呈现与日光极为接近的色彩,适合设计师等专业工作者的使用。
Relax模式下,可输出2900开尔文的暖光,放松的同时可确保充足的阅读亮度,睡前看书的时候减少对眼睛的损伤。
Boost模式,专为迎合最大聚焦工作需求而设计,可获得20分钟更高强度的照明。
自动模式,台灯可根据环境灯光,兵自动计算输出人眼舒适的阅读亮度。
自动人体检测
此外产品还支持勿扰模式,当检测到周围有人,即会激活被动式红外传感器以开启灯光,若在2分钟内未感应到任何人体活动,灯光便会减弱亮度至彻底关闭,以节约用电。
总结
LightCycle
看惯了百十来块的台灯,戴森LightCycle官方3990的价格确实出乎意料。但笔者想说的是,这将近4000的价格并非完全是品牌溢价,还包括优秀的工业设计、铜管液冷散热防亮度衰减、七边形反光壁和PMMA柔光膜防炫光、优化电路防频闪以及软件算法上诸多玩法,让这款产品的定位不只是一个专业级别的台灯,还是一款高颜值的气氛灯。